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这个时候的黄帝,对天庭是毕恭毕敬的。

  但是自从羿发动地球星球大战消灭了帝俊太阳九子之后,帝俊的势力遭到了很大的消弱,于是这个机会,被北斗星际文明种族黄帝势力紧紧抓住,从而在地球北方迅疾崛起,并且不断地对四周发动攻击,不断扩大地盘。因为炎帝的懦弱,也是由于炎帝不忍地球生灵涂炭,所以对黄帝一族是节节退让,这个前贴都已经说过,不再重复。估计是因为这个因素,蚩尤等强大的炎帝部属,最终开始叛离炎帝,并自成一派,公然对抗炎帝,当然,更主要的是为了对抗黄帝势力。

  天庭内部本来就诸神派系林立,政治形势非常的复杂,诸神和帝俊的矛盾,在加上之前不久才刚刚结束的地球核大战的重创,以及外来太空种族暗中对反帝俊势力的扶持,所以天庭势力一时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干涉地球上动荡的局势。

从天庭对炎帝、黄帝矛盾的做法上,可以看出此时的天庭内部,已经出了分裂和问题,天帝帝俊此时很有可能已经失去了天帝的实质上的权威!因为地球上所有的与天帝帝俊势力关系密切的政治势力派别,都失去了天庭的政治和军事的支持。

  太阳九子军事集团的覆灭,使得天帝帝俊,也失去了在天庭的绝对权威。在加上以前帝俊的一些做法,早就引起了天庭众神们的不满,所以,众神借机发难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当然,高高在上的天庭内部发生的复杂政治事件,地球上是没有什么记载了,只能根据一些奇怪的矛盾的现象,来推测天庭极有可能发生的政治事件。

  根据种种现象,天地帝俊因为诸神们的反对,很有可能放弃了对地球的直接管辖权,有虚名,但是大权旁落。

  但是这个天庭实际的掌权神祇是谁呢?
这个还是要从王母天庭势力,对黄帝军事集团的暗中大力支持,并且取得对地球的绝对统治权中看出一丝玄机。

  能够随意的调动天庭的军事力量和科技技术,说明这个王母已经掌控着天庭的绝对控制权,此时,掌握天庭的实质神祇就是王母。而这个黄帝,其实是天帝帝俊的反对势力,因为他消灭了炎帝,而炎帝是帝俊的地球嫡系势力。这说明,因为诸神们的反对,以及帝俊势力的大幅减弱,帝俊不得不考虑放弃天帝的权力,至少也放弃了最重要的实质权力,而仅仅只保留天帝这个虚衔而已。

  王母出身于天界神族贵族家庭,身份自然是尊贵无比,而且自小就寝泡在复杂的宇宙政治漩涡中,早就打炼的一副好政治身板,有着极为睿智的头脑,和超人的政治思维以及过人的手腕,所以,对着父王天帝帝俊的家族和政治危机,她早已看得一清二楚,已经对政治形势预判于未来。于是,她早已经开始扶植自己的势力,渐渐地已经牢固彻底的把握了天庭的军事以及高技术部门,并且通过扶持地球新生势力黄帝,来达到实质控制地球的目的,控制了地球,也就增加了自己在天庭的发言权和实力,其他诸神也就更加不敢再生对天庭权力的觊觎之心。所以,帝俊为了平息天庭诸派政治斗争,放弃了实际上的天帝大权后,天庭的实质权力,就全部落在无比雍容高贵睿智的王母手上。

以王母的睿智,早就看出炎帝势力是扶不起的阿斗,根本就无法适应嗜血的残酷复杂的政治斗争,所以,在炎黄大战的初期,就冷眼旁观炎帝的败落而袖手旁观。天帝帝俊也因为天庭的内斗,而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出手援助炎帝,所以,懦弱仁慈的炎帝,根本就不敌强大的黄帝的攻击,最后不得不战败求和。

  但是没想到,炎帝手下的蚩尤集团,却是异常的凶悍,把不可一世的黄帝打得节节败退,马上就要亡国灭族了。黄帝本为异域星系文明,非太阳神系文明,所以王母也乐见其败。但是王母考虑蚩尤过于凶悍,而且桀骜不驯,将来统一了地球,恐怕也不太容易被自己控制,所以,王母决定最后还是要扶持黄帝势力来达到统治地球的目的。所以,最后关键的时刻,王母断然的派出了天庭军事顾问,以及支援黄帝高科技武器,派出早就被王母收为部下的黄帝的女儿魃亲自带队,以此表达对黄帝的支持和信任,也以此为手段,笼络黄帝为自己卖命。果然,黄帝在最危机的时刻,被人强力援手相救,而且一统天下,自然是感激涕零,对天庭王母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,自然是毕恭毕敬的对王母俯首帖耳的听命,而王母也就顺势掌控了地球,并且把北斗势力也收为自己麾下。这样,王母无论对天庭还是对凡界地球,都立下了不世功勋,并且协调了天庭的矛盾和平衡,王母在天庭至尊的地位是彻底提升、稳固,任谁也无法撼动的了。
当然,以王母的睿智,她自然是不会亲自去座天帝这个貌似尊贵无比,实则如同针毡的位置的。当然,王母不去坐这个位置,还谁有敢去觊觎那个位置?!于是,帝俊升任了实质上的太上皇以后,天帝这个位置就是空着的,虽说实际掌权的是王母。

  天不可一日无主。其实,王母早有打算,那就是立一个便于控制的天帝——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傀儡罢了。

  天庭诸神林立,其背后都是政治势力交织错杂,难以从里面选出一个诸神信服而且易于被王母控制的出来。于是,远谋深算的王母,就考虑从地球的半神血统帝王中,选一个出来,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,只有黄帝。

这个黄帝,从血统上来说,属于北斗神族半神,半神也得算神,而且黄帝也和他的母星种族一样,一首四面,基因形象上是没问题的;而来,黄帝一统了地球,虽说是在王母的天庭军事顾问的暗中帮助下靠外挂取得的胜利,但是这依然不能抹煞黄帝的赫赫战功;三是黄帝虽说属于神族,但是却与天庭诸神们没有来往,可以避免在天庭中对诸神各派别厚此薄彼的问题,没有复杂的政治背景,可以安心的做好天帝工作,王母自然正好可以“辅之”;立黄帝为天帝,那地球的政治地位也就抬升了,也以此可以加大王母的政治砝码。凡此等等,再加上王母的至尊地位,以及王母的好神缘和好人缘,经过各种利益和权力划分,终于,诸神最终通过了让地球上的神族后裔——半神黄帝登上天帝宝座的位置的决议。

  于是,从此,黄帝开始进入华夏神话的“中央天帝”时代!
黄帝做了天帝,引起了一派政治势力的极其不满!

  这一派政治势力是谁呢?那就是刑天、夸父巨人族,炎帝的残存势力。而这终于又引起了一场更加惨烈的星球大战,因为前贴写过,这里就不再重复。

  大战过后,地球又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,人类社会又迎来了一个神人共居的美好的时代。

  这样的时代,一直持续到黄帝的孙子——颛顼继天帝位。

其实这个黄帝,他只是名义上的所谓的中央天帝,其实也就是天庭势力在地球上的总代理人,真正的天帝,还是帝俊,但是帝俊已经不再直接干预地球事物,而做了天庭太上皇天帝,从此在地球的传说中,也就没有了关于帝俊的各种传说。但是王母此时是天庭势力的实际领导者,地球上的一切重大事物,还是受到天庭的指令的,地球上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和人文成果,都是受到天庭的直接指导。直到黄帝在完成了一系列地球上的任务之后,最后被天庭派遣宇宙飞船,降临地球接走了黄帝,黄帝的属下多人,也跟着黄帝上了天庭——其实是飞到了黄帝的母星星系——北斗星系了,那里是黄帝的老家,所谓叶落归根吧,黄帝最终还是回到了那里——所谓的黄帝乘龙上天,就是记载的这个事件。

  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,鼎既成,有龙髯垂胡。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坠,坠黄帝之弓。”

  因为惨烈的星球大战,地球文明成果几乎被破坏殆尽,到处一片废墟和狼藉,百废待兴。黄帝领导地球各种族开始重建,最后,建设完成了这个“首山铜鼎”,其实是一架现代化的通讯工具,用来与黄帝母星文明联络。因为大战,黄帝的飞船以及基地全部被毁,只能在地球就地取材,与遥远的母星文明(或者其太空前哨站)取得联系,最后母星(天庭)派来了龙型飞舰,接走了黄帝以及他的一些亲密的人以及重量级的部下70多人,而更多的身份不重要人只能扔在地球上而不能返回天庭(外星球)了。因为飞船的载重量,就连黄帝的弓——其实就是类似洲际导弹的武器,都扔在了地球上——所谓的坠黄帝弓。人走了,军事基地的武器也没法带走,只好扔地球上了。而且因为想要跟黄帝离开地球的人太多了,以至于你争我夺的,把飞船上的一些设备都给搞坏了——“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坠”

  这是华夏历史真实的记载。
黄帝撤离地球时,可见当时的场面的是多麽的混乱。估计这是最后一班往返地球的星际飞船了,所以人们争先恐后,拼命地争夺舱位,场面都失控了。最后混乱的失控场面,连黄帝掌控的核导弹部队的密码操作箱都被挤掉了——坠黄帝弓。

  为什么场面这样混乱呢?这个飞舰,很有可能躲着某种追杀和攻击,冒死匆匆降临地球,然后还要慌乱的离开地球,才产生了这样混乱的场面,这就和战争中,人们争先恐后的企图爬上最后一架飞机逃命一样的感觉。这说明,虽说地球表面的大战基本结束,但是深邃太空中激烈的星际文明之间的搏杀,还在激烈的进行。所以,这艘好不容易联系上的龙型飞船,只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。地球上黄帝这群人,当然知道这个情况,所以撤离的场面很是混乱。

  当然了,某些后人总是喜欢美化历史,把这种场面解释为大家舍不得黄帝上天,于是想挽留黄帝——————纯属扯淡!

而那些在太空和地球某个地方袭击追杀黄帝势力飞船的,就很有可能是领一派星际种族——共工氏一族。

  这个共工氏,前帖写了,是人首蛇身族,应该与地球最古老的神族——女娲族,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,因为形象都是人首蛇身,只不过这个共工氏一头的红头发而已。

  地球原本最早是属于人蛇族,也就是女娲一族势力范围的,而黄帝四面神势力是后期星际文明北斗系的宇宙开拓队,后来到地球,并且依靠先进强大的太空武器装备,打败了原本的炎帝、共工等地球联盟,霸占了地球。所以,从那个时期开始,人蛇族与四面族,就结下了难以调节的梁子。

  这一点,华夏的历史在后期一直上演。每当中央王朝统治力下降的时候,就从华夏北方或者西方什么地方,出来那麽一个野蛮种族,出来大肆荼毒中原文明,给中原造成了巨大的灾难!远古的星际文明冲突,其实也一样是这样的,地球发展到炎帝统治其实,黄帝这个外来星际文明发现了地球,并且用武力入侵了和平繁荣的地球,这就和中国华夏民族后来的发展历史如出一辙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