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六二:比之自内,贞吉。
下卦坤变坎,形成外坎内坎,内外同比,故辞曰比之自内。
大象由于构成阴包离象,所以内又指离象,有内外之坎同省一心之意。
贞者,信也,离也。内外、前后、上下相互谅解,达成一致。对事物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,所以是吉利的。

解读:
武王推翻商朝,只是击溃了其核心力量,中原仍有许多商朝贵族,其势力不可小觑。所以西周统一以后并没有大肆在国内讨伐,而是采取绥靖策略,取得国内的稳定。
六三:比之匪人。
下卦坤变艮,艮还与六四构成大坎,坎为盗寇,辞曰匪人。
这里的坎定义为盗寇有一个主要原因,就是大坎下藏艮,艮为山、为洞穴,坎为人,其象可以理解为从山上洞穴里出来的人。什么人会住在山中的洞穴里呢?自古以来土匪、盗寇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
解读:
武王还对流窜在山里的盗寇进行诏安,这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。这里面有许多的人因为生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,并不是真正的凶顽之徒。

按:许多人理解为和盗匪亲密,引来祸患。还有人甚至在比之匪人后面妄自加上(凶)。实际上帛书、楚竹简和周易,此卦爻辞皆一致,并且没有吉凶的结论。从象上看,此爻动变仍然是内坎外坎,还是阴包离象,与初爻动变之象几乎一致,属于比之自内的一种。
六四:外比之,贞吉。
外卦坎变兑,六爻合成大坎。因为是外卦开始动变,所以此爻就涉及到对外的比附政策。
兑为说,为口,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共合大坎之流。即通过引导等手段,使外部的百川之水同汇于一流。
贞吉,这种策略只要做得巧妙,当然是极好的。

解读:
对外则采取拉拢、分化、建交等外交手段,使周边外族、外夷认可。或并入周朝、或依附周朝、或建立外交关系,加强通商,如此种种,使西周对外方面,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声望。
九五:显比,王用三驱,失前禽。 邑人不诫,吉。
显,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,古字形像人在日光下看丝,会明显、分明之义。显的本义当是明显。又引申指有名气的、有权势的。
九五动变后,形成大坤之象,坤未川,指经过内外比附,终于形成蔚然大川。辞曰显比。
九五为王,坤多为三。
驱者,马足壮而为驱,奔驰而驱赶也。主卦初至五为大艮,下有大坤,象马足。变大坤,马足壮也。
坤为顺、为通,如狩猎,禽兽无阻,故失而不得。
因为外卦动变,外卦为前,所以失的是前禽。
邑人特指外卦坎变坤,坤为众、为城。
因为整体大坤,内外无阻,故辞引申为不诫,即没有阻拦或防备。
即失禽,何以言吉呢?为了这个吉,易辞引用了一个商汤王用三驱失前禽的典故,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吉的意义。

解读:
经过内绥外交,西周政权得到很好地巩固,大国气象已成。当然也有不服从周朝的外夷,有些甚至屡屡侵犯边境。对于这些部族的对策,让我们不仅想起了商汤“王用三驱”的典故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你可以不服从我,我也不会无故攻击你。但是你要与我为敌,就算会飞,我也一定会洒下大网抓住你。
这样的政策推行之后,许多部落都安心了不少,对周朝的敌意也消失了。周朝从此成为了泱泱大国。

按:这里用商汤典故的很大原因是,九五为君王,卦变大坤。坤为商易之首,而非周易之首,故宜用殷商君王的典故。成汤是商朝开国君主,对应的是武王伐商。这也侧面印证了水风将比卦定在西周初期的合理性。
附外:
“王用三驱”是记载商汤王的典故,《史记·殷本纪》记载“汤出,见野张网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,皆入吾网’,汤曰:‘嘻,尽之矣’!乃去其三面”。
大意是,商汤有一次狩猎,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祷告说,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。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,并祷告说,禽兽们,愿逃者逃之,不愿逃者入我网中。商汤网开三面的消息传到诸侯耳中,都称赞汤的仁德可以施与禽兽,必能施与诸侯,因此纷纷加盟。
上六:比之无首,凶。
上六动变后,六爻构成大艮之象。艮为坟,下有大坤为国,乃武王之陨落也。

解读:
    由于过度的辛劳,姬发在灭商后的第二年就病倒了。当时,天下尚未安宁,周室大臣们都担心姬发的逝世将会带来动乱。姬发的病情一度稍有好转之后,很快又恶化了。弥留之际,还念念不忘尚未安宁的天下,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姬诵年纪尚幼,缺乏政治经验,不足以担起管理天下的重任,便把辅政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了叔旦。不久驾崩,谥号“武王”。

按:这就引出了卦辞“后夫,凶”的三监之乱。
返回列表